新闻动态
2024年11月23日至24日,由我院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科大”)共同组织的研学活动在东莞市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旨在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提升综合学术素养,加深对大湾区高科技产业发展的认知。来自研究院和中科大共三十余名师生参加此次活动。
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研学团队首站抵达虎门镇,参观了具有深厚历史意义的威远炮台和海战博物馆。威远炮台作为鸦片战争时期的重要防御工事,见证了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惨烈战斗。该炮台历经多次战火,仍是研究清代海防和对外抗战史的重要场所。团队成员们亲身踏足这片充满故事的土地,感受历史的厚重感。
随后,研学团队来到了紧邻的海战博物馆。馆内以“鸦片战争”为基本陈列,通过大量实物和详尽的图文信息,生动地再现了那一段硝烟弥漫的历史。大家对博物馆中展出的与鸦片战争相关的文物和历史图片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这里他们了解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包括林则徐、关天培等历史人物的英雄事迹。
虎门之旅,不仅让研学团成员亲身体验和学习了中国的近代历史,也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这样的历史教育,青年学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的价值,并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学研启思,拓宽视野
东莞滨海湾新区,是大湾区的重要战略平台,正致力于建设成为国际化的滨海新城。在滨海湾新区规划展示中心,研学团队了解了滨海湾新区的整体规划和发展愿景,滨海湾新区的规划展示了一种未来城市的模型,不仅注重科技和产业发展,还强调生态保护和人居环境的和谐。
随后,团队前往松山湖科学城,该科学城与深圳光明科学城共同获批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是东莞市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在松山湖科学城展览馆,研学团队在讲解员的详细介绍中深入了解了松山湖科学城在推动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的成功经验,见证松山湖科学城的快速发展,感受其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创新引擎的地位。
研学团队还访问了香港城市大学(东莞),该校区是香港城市大学在内地的重要学术和文化节点,也是粤港教育合作的一个典范。校园内配备了先进的教学和科研设施,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在校方的陪同下,团队体验校园文化,了解教学特色和科研方向。这次参观让研学团队感受港城大国际化的学术氛围,拓宽视野,激发对未来学习和科研的热情。
学术交流,启迪智慧
在学术交流环节,院长助理刘锋博士详细介绍了我院的建设情况、项目规划、科研方向及应用场景,并且重点介绍了研究院的研究生培养情况。东莞理工学院化学工程与能源动力学院张刚副院长介绍了东莞理工学院的教学特色和科研实力。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郝勇研究员为学生们带来《关于太阳能热化学制氢与脱碳》的学术报告,详尽介绍了在温和条件下天然气制氢与脱碳的技术突破,展示了太阳能与化石能源结合制备“净零排放”氢能的新模式。东莞理工学院陶实副教授在会上发表了题为《多尺度非平衡流体输运过程中的动理论建模及应用》的报告,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中科大英才班王城副教授、葛晶老师对我院的支持与配合工作表示感谢,并认为此次研学活动不仅加深了各方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也为未来更广泛的合作搭建了平台。
通过此次联合研学活动,研学团队成员们不仅亲身体验了东莞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的最新成就,也感受到了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巨大潜力和活力。通过此次活动,双方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进一步推动科教融合,共同开启能源领域育才新篇章。